怎么手把手教孩子写好作文
写好作文,并非一蹴而就的技能,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许多家长都为孩子的作文而苦恼,孩子常常面临着“无话可说”或“不知如何表达”的困境。其实,教孩子写作文,更像是一场陪伴成长的旅程,需要家长以耐心和细致的引导,帮助孩子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提升表达能力。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表达自我的能力,最终让写作成为他们乐于表达、展现自我的方式。从积累素材到掌握技巧,从克服心理障碍到享受写作乐趣,每个阶段都需要家长用心陪伴,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与其强迫孩子写出多么华丽的文章,不如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真情实感地表达内心世界。 这篇文章将从素材积累、结构布局、表达技巧以及心理引导四个方面,手把手地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升作文水平。
一、 素材积累: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丰富的素材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观察生活: 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人际间的互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微小的细节。可以引导孩子用日记、绘图等方式记录下观察到的内容,例如,记录一次郊游的见闻,描写公园里盛开的鲜花,或者描述一只小猫的可爱模样。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例如去动物园、博物馆、植物园等,并引导孩子细致地观察,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所见所闻。
-
阅读积累: 阅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习优秀作家的写作技巧。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并引导孩子进行精读和泛读。 阅读后,可以引导孩子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还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潜移默化的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
体验生活: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例如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等。这些经历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例如做饭、洗碗、打扫卫生等,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并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 这些经历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写作素材,更能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拓展视野: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旅行、参观展览、观看演出等,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 这些经历可以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比如,一次旅行可以让他们描写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文风情,而一次展览可以让他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并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 结构布局:让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丰富的素材,还需要清晰的结构布局。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以下几种常见的作文结构:
-
记叙文: 记叙文通常采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安排材料,并围绕中心事件展开叙述。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明确中心事件,并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进行叙述,注意过渡句的使用,使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
说明文: 说明文需要清晰地解释说明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例如列举、比较、分类、举例等,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
议论文: 议论文需要提出论点,并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提出论点,选择合适的论据,并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论点,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在结构方面,家长可以教孩子运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将写作内容进行梳理,并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进行写作。
三、 表达技巧:让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好的表达技巧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以下几种表达技巧:
-
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写作中尝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精彩。
-
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能够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细节,并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描写。
-
运用恰当的词语: 恰当的词语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生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积累词汇,并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 心理引导:激发写作兴趣,克服写作障碍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过程,孩子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写作障碍,激发写作兴趣。
-
避免强迫: 不要强迫孩子写作,要尊重孩子的写作意愿,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进行写作。
-
积极鼓励: 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提供帮助: 如果孩子遇到写作难题,家长要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否定。
总之,教孩子写好作文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家长用心陪伴和引导。 家长要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积累素材,掌握技巧,并克服心理障碍,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写作,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从修改作文中提升写作能力
仅仅教会孩子写作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这才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很多孩子写完作文就完事了,很少进行修改,导致文章存在很多问题。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一、 自我修改:培养孩子的审视能力
在修改作文之前,应该鼓励孩子先自己进行审阅。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可以引导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修改:
-
主题是否明确: 文章是否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主题是否突出?
-
内容是否充实: 文章的内容是否丰富?细节描写是否足够?是否有足够的例子来支撑观点?
-
结构是否完整: 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是否完整?过渡是否自然?
-
语言是否流畅: 文章的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是否有语病?
-
逻辑是否清晰: 文章的逻辑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密?
二、 家长指导:提供专业的修改建议
家长在指导孩子修改作文时,应该避免直接修改孩子的文章,而是应该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并进行自我修改。 家长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例如:
-
“你认为这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
“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你有什么想法?”
-
“你能不能用更生动的语言来描写这个场景?”
-
“这个段落与主题有什么联系?能不能把它写得更清晰一些?”
-
“你觉得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如何?能不能改进一下?”
家长还可以通过圈点批注的方式,指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孩子修改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的批注应该清晰、具体,并尽量避免使用负面评价。
三、 多次修改: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
修改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进行多次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 在每次修改之后,都可以让孩子再次进行自我审阅,看看自己是否已经解决了之前的问题,并思考是否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孩子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 借鉴优秀作文:学习优秀范文的表达技巧
除了自我修改和家长指导,还可以引导孩子阅读一些优秀作文,学习优秀范文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 阅读优秀作文时,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并尝试模仿优秀范文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然,要避免简单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学习优秀范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之,修改作文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让孩子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