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如何结尾
中考作文的结尾,如同建筑的屋顶,它承载着整篇文章的重量,也决定着文章最终呈现的效果。一个精彩的结尾,能够画龙点睛,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思想更加深刻,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升作文分数。然而,很多考生往往因为结尾的处理不当而遗憾失分。那么,如何写好中考作文的结尾呢?这并非是简单的“总结全文”那么容易,而需要技巧与策略的结合。一个好的结尾,应该做到自然流畅,前后呼应,发人深省,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它既要与前面紧密相连,又要有所升华,引人深思,达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许多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忽略结尾的重要性,草草收尾,导致文章整体缺乏力量,难以打动人心。有的同学简单地重复主题句,显得空洞乏味;有的同学则突然转向一个不相干的议论,显得突兀生硬;还有的同学结尾语句平淡无奇,未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些都是常见的结尾写作误区。事实上,一个成功的结尾能够提升文章的整体水平,甚至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如果文章前半部分略显不足,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弥补不足,给阅卷老师留下积极的印象。反之,如果文章开头和主体部分写得不错,但结尾潦草,也会降低文章的整体得分。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精彩的结尾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总结升华,点明主旨: 这是最常用的结尾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总结升华并非简单的重复前面写过的内容,而是要将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提炼概括,并进行升华,使之更加深刻、更有哲理。可以运用一些总结性的词语,例如“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要将总结与升华巧妙地结合起来,避免显得生硬。例如,文章论述了友谊的可贵,结尾可以这样写:“友谊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友谊如一泓清泉,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让我们珍惜友谊,让友谊之花永远盛开。” 这里不仅总结了友谊的重要性,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升华。
二、卒章显志,表达情感: 这种结尾方式通常用于记叙文或议论文,通过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可以表达对人物的敬佩之情,对事件的深刻反思,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等等。例如,在记叙文里,可以写道:“望着夕阳西下,我默默地思考着……这次经历让我明白……” 在议论文中,则可以写道:“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 这种结尾方式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拓展延伸,发人深思: 这种结尾方式不局限于总结和表达情感,而是将文章的主题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引发读者思考。可以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或者对未来进行展望,或者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论等等。例如,文章探讨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结尾可以这样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这种结尾不仅总结了文章的主旨,更号召读者积极行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运用修辞,增强表达: 恰当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可以使结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运用排比可以增强气势,运用比喻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运用反问可以引发读者思考。 要注意的是,修辞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避免过分堆砌,反而显得矫揉造作。
五、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这种结尾方式与开头的景物、事件、人物或情感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更加突出。例如,开头描写了美丽的景色,结尾可以再次描写同样的景色,但视角有所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有所升华。这种首尾呼应的结尾方式,能够增强文章的艺术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中考作文的结尾,并非一个简单的句式或段落,而是一种艺术的升华,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情感的流露。选择合适的结尾方式,并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才能写出精彩绝伦的结尾,为整篇文章锦上添花。切记要避免结尾空洞、无力,或者与文章主题脱节的情况。只有认真思考,精心锤炼,才能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中考作文结尾。
中考作文结尾的常见错误及改进策略
很多同学在中考作文结尾写作中容易犯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会影响作文的整体得分。了解这些错误并掌握相应的改进策略,对于提升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结尾空洞无力,缺乏总结和升华。 一些同学的结尾只是简单地重复前面已经写过的内容,或者用一些空泛的语句草草收尾,例如“这件事让我很感动”、“这次经历让我受益匪浅”等。这样的结尾缺乏深度和思考,无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改进策略: 避免简单重复,尝试将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和升华,可以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结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哲理。 可以从事件的意义、人物的品质、主题的升华等方面进行拓展,让结尾更有深度。例如,可以将“这件事让我很感动”改成“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也让我更加珍惜……”,或者“这件事如同……,它让我领悟到……”。
二、结尾与正文脱节,缺乏逻辑性。 一些同学的结尾内容与文章正文内容毫无关联,显得突兀生硬,甚至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结尾部分没有与正文进行有效的衔接。
改进策略: 写作前要做好整体构思,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确保结尾与正文内容紧密相连。结尾部分可以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概括,也可以对主题进行延伸和拓展,但必须保证逻辑上的连贯性。
三、结尾过于冗长或过于简短,影响文章整体节奏。 结尾部分过长会显得拖沓,影响文章的整体节奏;结尾部分过短则会显得仓促,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改进策略: 结尾部分的长度要适中,一般来说,不超过文章总字数的十分之一较为合适。要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来调整结尾的长度,做到长短适宜,恰到好处。
四、结尾缺乏新意,千篇一律。 许多同学的结尾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只是套用一些常见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例如“我相信”、“我明白了”、“让我们一起……”等。这样的结尾缺乏特色,难以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改进策略: 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例如比喻、象征、反问等修辞手法,可以使结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可以从独特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升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
五、书写潦草,影响卷面整洁。 结尾部分的书写潦草会影响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改进策略: 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结尾部分的字迹要清晰工整,避免涂改。
总而言之,写好中考作文的结尾,需要认真思考,精心锤炼,不断练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写出精彩绝伦的结尾,为整篇文章画上完美的句号,最终获得理想的作文分数。 记住,结尾是文章的灵魂,是给阅卷老师的最后一次印象,务必认真对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