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辅导作文
辅导孩子写作文,绝对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教他们写字、组词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很多家长觉得无从下手,看着孩子写出来的“流水账”或干巴巴的文字,只能干着急。其实,辅导作文并非一定要成为一个“作文老师”,而是要像一个引导者、一个激发者,帮助孩子打开写作的思路,找到表达自我的方式。它不是一个“改错”的过程,而是一个“赋能”的过程,让孩子爱上写作,而不是惧怕它。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告诉他们怎么写,更要引导他们为什么写,写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表达。
一、 辅导作文的“三步走”策略
辅导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家长有耐心和方法。我们可以将辅导过程分解为三个关键步骤:激发兴趣、引导思路、润色表达。
-
第一步:激发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
很多孩子之所以讨厌写作文,是因为他们觉得写作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不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因此,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是辅导作文的首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 从生活入手: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写那些高大上的主题,而是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例如,可以写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对某个玩具的看法。
- 创造轻松的氛围: 不要把写作当成一种考试,而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故事接龙”,或者一起画画然后写一段话。
- 鼓励多样化的表达: 不要只局限于文字,鼓励孩子用绘画、漫画、音频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写作的目的在于表达,而表达的方式不应该被限制。
- 阅读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鼓励孩子多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积累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激发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 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尝试: 不要过分纠结于语法和错别字,更应该肯定孩子的创意和想法。即使写得不完美,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
第二步:引导思路,让孩子“有话可说”
很多孩子写不出作文,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写字,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路,不知道要写什么。这时,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梳理思路,让他们“有话可说”。
- 头脑风暴: 针对一个主题,和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列出所有相关的想法,不要怕想法幼稚或离谱。
- 思维导图: 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想法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的写作框架。
- 5W1H法: 引导孩子思考“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这六个问题,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写作内容。
- 场景模拟: 如果孩子要写记叙文,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当时的场景,细化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 提问引导: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例如,你可以问:“你觉得这件事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或者“如果让你重新做一次,你会怎么做?”
-
第三步:润色表达,让文字更精彩
在孩子完成初稿后,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修改和润色,让文字更精彩。
- 修改错别字和语法: 这是最基础的一步,但不要让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上面,更重要的是提升表达能力。
- 精炼语句: 引导孩子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避免冗余和重复。
-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可以引导孩子适当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字更生动形象。
- 积累好词好句: 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摘抄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并引导他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 注重逻辑: 引导孩子注意文章的逻辑性,让文章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二、不同类型作文的辅导侧重点
不同类型的作文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辅导时也应该有所侧重。
- 记叙文: 强调真实性、具体性、细节描写,可以引导孩子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入手,注重情感表达。
- 议论文: 强调逻辑性、论证性、观点明确,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并注重培养思辨能力。
- 说明文: 强调准确性、科学性、条理性,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说明方法,并注重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
- 应用文: 强调实用性、规范性、格式正确,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辅导作文中常见的误区
在辅导作文的过程中,家长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导致辅导效果不佳。
- 急于求成: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期望孩子一下子就能写出好文章。
- 过度干预: 不要代替孩子写作,要让他们自己思考和表达,家长只需要引导和帮助。
- 只关注结果: 不要只关注作文的分数,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写作过程和进步。
- 批评打击: 不要对孩子的作文进行过多的批评和打击,要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保持写作的热情。
- 缺乏耐心: 辅导作文需要耐心和毅力,家长要坚持下去,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让孩子在写作中拥有自己的“声音”?
仅仅学会写作的技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也就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这需要家长在辅导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表达能力。
一、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 鼓励质疑: 不要让孩子盲从权威或既有的观点,鼓励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提出自己的疑问。
- 多角度思考: 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思维模式。
- 辩证思维: 引导孩子认识到事物是复杂多变的,要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下结论。
- 鼓励表达: 创造一个开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可能与众不同。
- 讨论交流: 和孩子一起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尊重不同的观点。
二、 培养个性表达能力
- 鼓励真情实感: 不要让孩子写那些空洞无物、缺乏感情的文章,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 允许个性化表达: 不要让孩子模仿别人的写作风格,要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 创造性思维: 鼓励孩子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文章更富有个性和趣味性。
- 多种表达方式: 除了文字,还可以鼓励孩子用绘画、音乐、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这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字。
- 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鼓励孩子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 父母的角色:从“教”到“引”
在孩子写作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不应该是“老师”,而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我们要做的不是教他们“怎么写”,而是引导他们“为什么写”、“写什么”和“如何更好地表达”。
- 成为倾听者: 认真倾听孩子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感受。
- 成为鼓励者: 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写出好文章。
- 成为引导者: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思考,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 成为陪伴者: 和孩子一起享受写作的乐趣,让写作成为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
四、 总结
辅导作文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家长付出耐心、爱心和智慧。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孩子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真正享受写作的乐趣。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