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的题目怎样定
高中作文的题目,就像一篇文章的眼睛,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和阅读兴趣。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既能准确概括文章内容,又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好奇。它不是随意为之,而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好的题目能够使作文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一个平淡无奇的题目,即使文章内容再精彩,也可能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会如何确定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是高中生写作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作文的得分,更体现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 题目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确定高中作文题目,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有章可循。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紧扣中心,精准概括:一个好的题目,首先要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之前,先要明确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我们想表达什么,想通过文章传达怎样的观点或情感。例如,如果你的文章讲述的是关于在逆境中成长,那么题目就可以考虑用“风雨过后见彩虹”、“逆风飞翔”等,直接点明主题。切忌题目和内容不相关,让人感觉文不对题。
-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作文题目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或者过长的句子。过长的题目会让读者感到累赘,不易记住。好的题目往往一语中的,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例如,相比于“我与朋友们在操场上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 “操场时光”就显得更加简洁有力。
-
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一个平淡无奇的题目,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在选择题目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常见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力求新颖独特。可以考虑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者使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使题目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比如,“心中的灯塔”、“迷雾中的航向”,都比单纯的“我的目标”更具吸引力。
-
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使题目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对比等。例如,用“书是阶梯”比喻读书的作用,用“时间都去哪儿了”进行反问,都能让题目更具文学性和思考性。
-
关注生活,贴近实际:作文来源于生活,题目也应如此。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选择那些自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的题材,这样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题目也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以“共享单车”为题,就很容易联想到现代社会共享经济的发展,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
善用热点,紧跟时代: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可以使作文题目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例如,选择与环保、科技、人工智能等相关的题目,更能体现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但要注意的是,热点不宜过度使用,要防止哗众取宠。
二、 如何避免题目选择的误区
在选择作文题目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空洞无物,言之无物:有些题目过于宽泛、空洞,没有明确的指向,让人看了不知所云。例如,“我的理想”、“我的生活”,虽然看似无错,但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内容指向,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
过于口语化或网络化:过于口语化的题目,虽然可能显得轻松活泼,但缺乏书面表达的严谨性。而过度使用网络用语,则显得过于轻浮,不符合高中作文的要求。作文题目应该庄重典雅,体现一定的文化素养。
-
盲目追求高深,曲高和寡:有些同学为了追求新颖,会选择一些过于高深或晦涩的题目,但如果自己理解不到位,或者表达能力不足,反而会适得其反。作文题目要适度,既要新颖,也要符合自己的写作水平。
-
照搬题目,缺乏思考:在考试或者练习时,有些同学会直接照搬作文题目,不经过思考就落笔成文,这样会显得缺乏诚意。每一个题目都是一次思考的机会,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三、 实例分析与练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选择作文题目,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例子1:
- 材料: 讲述的是一次班级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
- 好的题目选择: “同心同力,其利断金”,“汗水铸就的辉煌”,“凝聚的力量”。
- 不好的题目选择: “一次难忘的班级活动”、“快乐的班级活动”。
例子2:
- 材料: 讲述的是自己阅读一本经典著作后的感悟。
- 好的题目选择: “与经典对话”,“书香润泽心灵”,“阅读的力量”。
- 不好的题目选择: “我看了一本书”、“读书的感觉”。
练习: 请为以下材料拟定几个合适的作文题目:
- 材料: 讲述的是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你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和价值。
(提示:可以从奉献精神、志愿服务、社会责任感等角度入手)
在日常写作练习中,我们可以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尝试为同一篇文章拟定不同的题目,比较不同题目的效果,这样可以逐渐提高我们选择作文题目的能力。
如何根据给定的材料提炼作文题目?
在实际考试或者练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给出材料的作文题。如何根据给定的材料提炼出合适的作文题目,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如果说选择“无米之炊”的作文题目,考验的是学生的自由发挥能力,那么根据材料提炼作文题目,考验的则是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它更像是在一个框架之内进行创作,既有约束,也有发挥的空间。
一、 读懂材料是关键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读懂材料。这不仅仅是指读懂字面的意思,更要理解材料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阅读材料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
通读全文,把握整体: 先快速浏览一遍材料,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和叙事结构,明确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件,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阐述了什么观点。
-
精读细品,抓住重点: 细致阅读材料,重点关注关键的词句和段落,特别是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能够概括中心思想的语句。这些往往是文章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提炼题目的重要依据。
-
梳理逻辑,理解脉络: 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结局。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
提炼中心,概括主旨: 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尝试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想要表达的最核心的内容。中心思想通常是围绕着文章的中心事件、人物形象、或者主题展开的。
二、 提炼题目的方法与技巧
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和技巧来提炼作文题目:
-
直接概括法: 直接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主题。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中心思想比较明显的材料。例如,如果材料讲述的是一个身残志坚的故事,可以直接用“生命的强者”、“不屈的灵魂”等作为题目。
-
提炼关键词法: 从材料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关键词,然后将关键词进行组合或者适当加工,形成题目。例如,如果材料中频繁出现“梦想”、“坚持”、“奋斗”等词语,可以考虑用“追逐梦想的足迹”、“用奋斗点亮人生”等作为题目。
-
比喻象征法: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题目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例如,如果材料描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用“心中的太阳”、“破茧成蝶”等具有象征意义的题目。
-
反问设问法: 使用反问或者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题目的吸引力。例如,如果材料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可以用“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我们为何而活?”等作为题目。
-
化用引申法: 对材料中的某个重要词句或者典故进行化用引申,形成题目。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但可以使题目更加新颖独特,富有文化内涵。
三、 实例分析与练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例子:
-
材料: “一位老人在路边摆摊卖自己编织的草鞋。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依然每天都认真地编织着,每一双草鞋都饱含着他的心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并不追求多么高的利润,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许多人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前来购买他的草鞋。”
-
分析: 材料的核心人物是一位老人,中心事件是老人通过编织草鞋维持生计,体现了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
好的题目选择:
- 直接概括法: “平凡的坚守”、“劳动者的光辉”
- 提炼关键词法: “草鞋里的故事”、“执着的匠心”
- 比喻象征法: “生活是一双草鞋”,“草鞋编织的希望”
- 化用引申法: “脚踏实地,步步生莲”(化用成语,富有文化内涵)
练习:
请你根据以下材料,尝试提炼出几个合适的作文题目:
- 材料:“在一场暴风雨过后,小树苗被吹得东倒西歪,但它们并没有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它们重新挺直了腰杆,更加茁壮地成长起来。”
(提示:可以从生命力、挫折、成长等角度入手。)
总之,提炼作文题目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的过程。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作文题目时,都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成章。记住,一个好的题目是成功写作的第一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