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有个好的写作文方法
“写作文”这三个字,想必让不少人头疼。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工作之后,我们都免不了要和作文打交道。但“写作文”并非洪水猛兽,它更像是盖房子,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搭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字殿堂。好的写作方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总结。这篇文章就将从多个角度,带你了解如何才能拥有好的写作方法,摆脱“写作文”的困扰,甚至爱上写作。
一、 打好基础:像盖房子一样,先要打好地基
-
积累素材,扩充知识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一样。平时要多阅读,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甚至网络文章。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积累优美的词句,更是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可以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例如:可以记录一些新闻事件,一些有趣的人物故事,一些生动的场景描写等等。这些素材就像建筑的砖瓦,会在你写作时发挥重要作用。
- 举例: 如果想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那么可以事先阅读一些关于环保的文章,了解一些环保知识,并收集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例子,以及一些环保人士的故事。
-
观察生活,捕捉细节: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库。要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无论是街头的一棵老树,还是路边一个卖报的老人,都有可能成为你写作的灵感。
- 举例: 如果想描写秋天的景色,不能只用“秋天很美”这样笼统的语言,而应该仔细观察秋天的树叶颜色,风的声音,空气的味道,以及秋天人们的活动,然后用生动的文字将这些细节呈现出来。
-
学习词语,掌握表达: 词语是写作的工具,要学会恰当地运用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多背诵一些成语、谚语,学习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但切忌堆砌辞藻,要让词语为内容服务。
- 举例: 与其用“非常高兴”来表达喜悦之情,不如用“喜上眉梢”、“心花怒放”这样的词语更形象生动。
二、 掌握技巧:有了砖瓦,还要学会怎么盖
-
明确主题,确定中心: 写文章前,先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写作。避免跑题,或者写着写着就偏离了中心。可以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作为写作的指导。
- 举例: 如果想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那么就要明确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友谊,是患难之交的友谊,还是志同道合的友谊,还是其他类型的友谊,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写作。
-
列好提纲,理清思路: 写作前,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将文章的框架搭建起来。确定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段落安排。提纲不需要很详细,只要能帮助你理清思路就可以。就像盖房子之前要画好设计图一样。
- 举例: 如果想写一篇游记,那么可以在提纲中列出:游览的时间、地点,所见所闻,感受体会,以及文章的结尾。
-
运用结构,组织内容: 好的文章结构,能让文章更有条理,更易于理解。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结构。
- 举例: 如果想写一篇关于某个事物的介绍的文章,可以使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该事物,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
运用修辞,增色添彩: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拟人可以把事物赋予人的感情,排比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等等。但是修辞手法也不能滥用,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选择。
- 举例: 可以用“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来比喻月亮,可以用“风儿在唱歌”来拟人化地描写风。
-
注重开头,引人入胜: 开头是文章的门面,好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让他们想继续读下去。可以采用开门见山,设问,悬念等方式来开头。
- 举例: 可以用“今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来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
结尾呼应,深化主题: 结尾是文章的总结,要呼应开头,深化主题。可以采用总结全文,抒发感情,提出希望等方式来结尾。
- 举例: 可以在结尾总结文章的内容,然后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
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加练习。可以每天写一篇日记,或者写一些短文,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 形成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坚持阅读,保持输入: 持续不断的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保障。读书不仅能积累知识,更能提高语感,让你更好地运用文字。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融入到生活中。
- 勤于思考,勇于表达: 思考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文章。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写完文章后,要认真检查修改,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多修改几次,才能让文章更加完美。
- 保持热情,享受写作: 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保持对写作的热情,享受写作的乐趣。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爱上写作,写出更好的文章。
好的写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希望以上这些方法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记住,写作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写作中的“卡壳”如何突破?
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之后,可能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写作时“卡壳”了怎么办?明明有很多想法,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写着写着就感觉没话说,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是很多写作者都会遇到的,被称为“写作障碍”。那么,如何突破写作中的“卡壳”呢?
一、 分析“卡壳”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自己“卡壳”的原因。通常来说,“卡壳”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素材匮乏: 就像盖房子没有砖瓦一样,如果脑子里没有足够的素材,自然写不出东西。
- 主题不明: 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自然会感觉无从下手。
- 思路混乱: 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东一句西一句,写起来自然会感觉很吃力。
- 完美主义: 有些人追求完美,总想写出最好的文章,但往往因为这种心理压力而无法下笔。
- 状态不佳: 如果身体疲劳,或者情绪低落,也会影响写作状态。
二、 突破“卡壳”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卡壳”原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
积累素材: 如果是因为素材匮乏,就要加强平时的积累,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可以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寻找新的写作灵感。
- 举例: 针对同一幅风景画,可以从色彩、线条、光影、构图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描写,拓展写作素材。
-
明确主题: 如果是因为主题不明,就要先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可以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或者围绕一个核心词展开写作。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
- 举例: 如果想写一篇关于感恩的作文,可以从感谢父母、老师、朋友等不同角度进行切入。
-
理清思路: 如果是因为思路混乱,就要学会列提纲,理清文章的结构。可以先确定文章的开头、结尾,然后将中间的段落进行安排。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整理。
- 举例: 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关于“春天”的联想,比如:春风、春雨、花草、鸟叫等,一一罗列出来,再根据这些元素进行写作。
-
放松心态: 如果是因为完美主义,就要学会放松心态,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先写出一个草稿,然后再进行修改。也可以告诉自己,写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允许自己犯错。也可以尝试先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找回写作的感觉。
- 举例: 可以尝试先写一些自由发挥的片段,不追求完美,等到感觉来了,再修改润色。
-
调整状态: 如果是因为状态不佳,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可以听听音乐,做做运动,或者和朋友聊聊天,让自己放松一下。也可以选择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写作。也可以尝试换一个环境写作,或者换一种写作工具。
- 举例: 可以尝试在安静的咖啡厅写作,或者用手写的方式写作,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
利用工具: 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辅助写作的工具,比如:思维导图软件,素材收集软件,写作软件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整理思路,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效率。
- 举例: 可以使用印象笔记等软件收集写作素材,使用Xmind等软件绘制思维导图。
-
寻求帮助: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可以向老师、同学、朋友寻求帮助。可以让他们帮你检查文章,指出不足之处,或者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加入写作社团,和大家一起交流写作经验。
三、 培养写作习惯
除了以上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也很重要:
- 坚持每天写作: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写作,哪怕只写几句话也可以。
- 多练习不同类型的写作: 不仅要练习写记叙文,还要练习写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
- 多读书,多积累: 坚持阅读,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 善于思考,勤于表达: 多思考生活中的事情,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乐于分享,接受批评: 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别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总之,突破写作中的“卡壳”需要耐心和技巧。要学会分析原因,寻找方法,并坚持不懈地练习。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可以写出好的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