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怎么组词多音字
“着”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汉字,但它也是一个典型的多音字,这意味着它有不止一个读音,并且不同的读音会对应不同的含义和用法。简单来说,“着”主要有四个读音:zháo、zhe、zhuó和zhāo。这四个读音各自对应着不同的词性和意义,在句子中的用法也各不相同。理解“着”的多音字用法,对于准确地使用汉语至关重要,也是避免产生歧义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将分别探讨“着”的这四种读音及其组词和用法,力求让你全面掌握这个汉字的奥秘。
“着”的四种读音及其组词:
-
zháo(着凉、着急):
读作zháo时,“着”通常表示动作的完成、结果或状态。它侧重于“接触”、“到达”或“被动承受”的含义。
- 着凉 (zháo liáng): 指的是受凉,感冒了。例如:“昨天晚上没盖好被子,今天早上有点着凉了。”
- 着急 (zháo jí): 表示心情焦躁不安,担忧。例如:“他等了很久车还没来,开始着急起来。”
- 着火 (zháo huǒ): 指的是燃烧起来,发生火灾。例如:“不小心把厨房的抹布点着火了。”
- 着迷 (zháo mí): 指的是非常喜欢,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他最近对玩游戏着迷了。”
- 着道 (zháo dào): 指的是上当受骗,中了计。例如:“小心他给你设套,别着了他的道儿。”
- 着重 (zháo zhòng): 指的是侧重,重视。例如:“老师今天着重强调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 着手 (zháo shǒu): 指的是开始做,开始着办。例如:“我们应该尽快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 着魔 (zháo mó): 形容痴迷,走火入魔。例如:“他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都快着魔了。”
- 着实 (zháo shí): 表示实在,确实。例如:“这件事她做得着实漂亮。”
这些词语中的“着”都体现了某种状态或者结果,它并非一个独立的动词,而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成分。
-
zhe(看着、笑着):
读作zhe时,“着”通常是一个助词,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状态,类似于英文中的“-ing”。它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表示动态。
- 看着 (kàn zhe): 表示正在看的状态。例如:“他一直看着我,一句话也没说。”
- 笑着 (xiào zhe): 表示正在笑的状态。例如:“她笑着跟我打招呼。”
- 走着 (zǒu zhe): 表示正在走的状态。例如:“他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
- 唱着 (chàng zhe): 表示正在唱的状态。例如:“孩子们唱着歌,开心地玩耍。”
- 说着 (shuō zhe): 表示正在说的状态。例如:“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
- 想着 (xiǎng zhe): 表示正在想的状态。例如:“他想着昨天发生的事情,陷入了沉思。”
读作zhe的“着”通常是附着在动词后面的助词,不能独立使用,也不表达具体的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
zhuó(着陆、着装):
读作zhuó时,“着”通常表示“穿戴”、“接触”、“附着”或“使接触”。它更倾向于一个实义的动词。
- 着陆 (zhuó lù): 指的是飞行器降落到地面。例如:“飞机安全着陆了。”
- 着装 (zhuó zhuāng): 指的是穿衣打扮,穿着的服装。例如:“今天活动需要统一着装。”
- 附着 (fù zhuó): 指的是依附、粘附在其他物体上。例如:“露水附着在花瓣上。”
- 着眼 (zhuó yǎn): 指的是把视线或注意力放在某处。例如:“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
- 不着边际 (bù zhuó biān jì): 形容说话或做事不着实际。例如:“他的想法很不着边际。”
- 着力 (zhuó lì): 指的是把力量用在某处。例如:“政府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 着笔 (zhuó bǐ): 指的是写作或绘画开始下笔。例如:“他在文章结尾处着笔点睛。”
这些词语中的“着”都表示一种动作或状态,强调的是附着或接触的含义。
-
zhāo(着数、高着):
读作zhāo时,“着”通常用在某些特定的词组中,表示“招数”、“计策”、“下棋的一步”等。
- 着数 (zhāo shù): 指的是招数,方法,计策。例如:“他出了一个着数,就把对方打败了。”
- 高着 (gāo zhāo): 指的是高明的计策,巧妙的办法。例如:“这是一个高着,能解决我们的困境。”
- 绝着 (jué zhāo): 指的是非常厉害,无可匹敌的招数。例如:“他使出了一招绝着,让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这种读音的“着”用法比较固定,常常和“数”、“高”、“绝”等词语连用。
总结与归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着”作为多音字,其四个读音的含义和用法差异显著:
- zháo: 侧重于动作完成、结果或状态,表示“接触”、“到达”、“被动承受”。
- zhe: 是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状态,没有实际意义。
- zhuó: 侧重于“穿戴”、“接触”、“附着”,多为动词。
- zhāo: 主要在特定词组中使用,表示“招数”、“计策”。
掌握这些差异,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着”这个汉字,避免造成误解。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遇到不确定的读音和用法时,可以查阅字典或者请教他人,逐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读音?
“着”作为多音字,其多个读音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汉语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多音现象,在很多汉字中都存在,它反映了汉字的复杂性和历史性。以下从几个角度分析“着”产生多音的原因:
1. 词性演变:
汉字的词性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汉字的词性会发生变化,而词性的变化往往会伴随着读音的变化。例如,“着”最初可能只有一个读音,表示某个具体的动作,但随着人们使用方式的改变,它逐渐被用来表示不同的含义,甚至作为助词使用,为了区分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就产生了新的读音。
- 动词到助词的演变: “着”从最开始的动词(例如“穿着”,现在读zhuó)逐渐演变出了表示动作进行时的助词(例如“看着”,读zhe)。 这种词性的转变导致了读音的变化。
- 动词的不同侧重: “着”的动词含义也发生了侧重,例如“着凉”强调的是被动承受的结果(读zháo),而“着陆”强调的是接触的动作(读zhuó)。这种侧重点的不同也导致了读音的分化。
2. 方言影响:
汉语是一个庞大的语言体系,包含着众多不同的方言。在不同的方言中,同一个汉字的读音可能会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不同方言的读音相互影响,也可能导致某个汉字出现多种读音。
- 古汉语的影响: 有些读音可能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特点,而另一些读音则是后期发展形成的。 “着”的多个读音可能就反映了这种不同历史时期的发音特点。
3. 约定俗成:
语言具有约定俗成的特性,很多读音的形成,并非完全符合语法规则,而是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 当某个读音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广泛使用时,就会被人们接受和传承下来,即便它的逻辑可能并非完全严谨。
- 特定词组的固定读音: 例如,“着数”、“高着”中的“着”读zhāo,这种读法可能并非完全符合字义的逻辑,但因为长期使用,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用法。
4. 音变现象:
汉语中存在着各种音变现象,比如轻声、儿化、变调等等,这些音变现象也可能导致某个汉字出现不同的读音。虽然“着”没有明显的轻声或变调现象,但其多个读音的形成,也可能受到了类似音变机制的影响。
5. 为了区分歧义:
在汉字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歧义,也可能人为地为某个汉字赋予不同的读音。 当一个汉字有多种含义时,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可以根据语境和词性来区分不同的读音。
- 语义的清晰化: “着”的多种读音有助于区分其不同的含义,避免了在表达上的混乱。比如,“穿着”和“看着”虽然都使用了“着”,但读音不同,也明确地表达了不同的含义。
总结:
“着”的多音现象,是汉语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反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也体现了历史、方言、词性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理解“着”多音现象的成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也有助于我们在使用汉语时更加规范和准确。多音字是汉语的魅力所在,也是学习汉语的一大挑战。只有多积累、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奥妙,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和准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