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古诗词学习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仅是考试的重点,更是提升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那么,初中生应该如何学好古诗词?又有哪些需要掌握的重点呢?
总的来说: 初中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应注重 积累、理解、运用 三个方面。要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诗词,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和生活中。
具体怎么做呢?往下看! 👇
一、 积累篇:海量输入,经典为王
别怕背诵!很多同学觉得背古诗很枯燥,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没有砖瓦,哪来的高楼大厦?
-
背哪些?
- 教材内的诗词: 这是必须掌握的!考试基本都从这里出。
-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精选: 这些是经典中的经典,可以拓宽视野,提升审美。
- 课外推荐的优秀诗词: 老师一般会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诗词,这些也要重视。
-
怎么背?
- 反复诵读: 大声朗读,读出节奏感,读出韵律美。
- 理解性记忆: 不要死记硬背,要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 场景化记忆: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把自己代入进去,更容易记住。
- 利用碎片时间: 上学路上、课间休息、睡前……都可以用来背诗。
-
一些小技巧:
- 抄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写一遍胜过读十遍。
- 制作小卡片: 把诗词写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方便记忆。
- 听音频: 现在有很多古诗词朗诵的音频,可以边听边记。
二、 理解篇:深入挖掘,知其所以然
背诵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诗词的含义,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美。
-
字词理解:
- 古今异义: 很多字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思不一样,要特别注意。例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涕”在古代是“眼泪”的意思。
- 通假字: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通假字,要学会辨认。例如“说”通“悦”,“女”通“汝”。
- 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
背景理解:
- 作者生平: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三吏”、“三别”。
- 时代背景: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例如,了解了安史之乱的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春望》。
-
情感理解:
- 抓住 诗歌中往往有一些关键词,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例如,“愁”、“悲”、“恨”等。
- 体会意境: 诗歌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要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
- 换位思考: 想象自己是作者,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
手法理解:
- 比喻、拟人、夸张: 初中阶段接触较多的修辞手法,要学会辨认和分析它们的作用。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 对偶、排比: 要注意对偶和排比的运用,体会其节奏感和气势。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要学会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或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的。例如,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持理想的高尚情操。
三、 运用篇: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学习古诗词,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写作运用:
- 引用诗句: 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诗句,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有文采。
- 化用诗意: 将诗歌的意境、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可以使文章更深刻、更有内涵。
- 学习表达: 学习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例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更精彩。
-
生活运用:
- 陶冶情操: 通过诵读、理解古诗词,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 感悟人生: 很多古诗词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感悟人生。
- 提升表达: 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日常积累
- 勤做笔记: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笔记,记录下重要的知识点、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 多做练习: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可以找一些历年的中考真题来做。
- 与人交流: 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学习心得,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古诗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体会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并且要相信,读过的诗词,都会融入你的气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