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是高考中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也是考生在考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高考作文题目的设置不仅要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更要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高考作文题目如何命题,以及常见的高考作文命题方式有哪些,就成为了考生和老师都关注的焦点。
高考作文命题通常采用多种方式,以期在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常见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议论文命题
议论文命题通常以“议论”、“论述”、“谈谈”、“分析”等词语开头,要求考生围绕某个观点或现象展开论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命题方式侧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1 观点式命题
观点式命题直接给出命题观点,要求考生围绕观点进行论证,阐述观点的合理性。例如:
- “幸福是什么?”(2009年全国卷I)
- “快乐是什么?”(2010年全国卷II)
-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2011年全国卷I)
这些命题直接抛出问题,让考生思考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检验考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 现象式命题
现象式命题则以社会现象或生活现象为切入点,要求考生分析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
-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保持独立思考?”(2012年全国卷I)
- “在网络时代,如何避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013年全国卷I)
- “如何看待‘低头族’现象?”(2014年全国卷II)
这些命题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分析社会现象,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以考查考生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材料式命题
材料式命题则是以一段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和议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5年全国卷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6年全国卷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7年全国卷II)
材料式命题不仅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提炼和概括能力,以及将材料与个人观点结合的能力。
2. 记叙文命题
记叙文命题通常以“记叙”、“讲述”、“描写”等词语开头,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记叙或描写,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这种命题方式侧重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1 事件式命题
事件式命题以某个事件为中心,要求考生以记叙为主,描述事件的过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思考。例如:
- “难忘的一次经历” (2018年全国卷I)
- “我的一次尝试” (2019年全国卷I)
- “平凡中的伟大” (2020年全国卷I)
这些命题引导考生回忆生活中的经历,选择一个令自己难忘的事件进行叙述,以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人物式命题
人物式命题以某个人物为中心,要求考生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经历等,并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悟。例如:
- “我最敬佩的人” (2018年全国卷II)
- “我和我的家人” (2019年全国卷II)
- “平凡英雄” (2020年全国卷II)
这些命题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人,选择一个让自己敬佩或印象深刻的人物进行描写,以考查考生对人物的观察能力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能力。
2.3 景物式命题
景物式命题以某个景物为中心,要求考生描写景物的特征,并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悟。例如:
- “家乡的风景” (2018年全国卷III)
- “我眼中的美丽” (2019年全国卷III)
- “自然之美” (2020年全国卷III)
这些命题引导考生关注自然界的美,选择一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进行描写,以考查考生对景物细节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诗歌命题
诗歌命题以诗歌的形式进行命题,要求考生以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这种命题方式侧重考查考生的想象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艺术性。例如:
- “写一首诗,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2018年全国卷I)
- “写一首诗,表达你对友谊的理解。”(2019年全国卷I)
- “写一首诗,表达你对未来的憧憬。”(2020年全国卷I)
诗歌命题是高考作文命题中相对较新的命题方式,它更注重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4. 图表命题
图表命题以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命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和阐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命题方式侧重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 “根据下面表格,谈谈你对中学生学习负担的看法。”(2018年全国卷II)
- “根据下面图表,谈谈你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理解。”(2019年全国卷II)
- “根据下面数据,谈谈你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考。”(2020年全国卷II)
图表命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象,并通过图表数据分析问题,以考查考生对信息和数据的解读能力,以及将数据与观点结合的能力。
5. 材料作文命题
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命题方式之一,它以一段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和议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命题方式不仅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提炼和概括能力,以及将材料与个人观点结合的能力。材料作文通常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5.1 单则材料作文
单则材料作文是指命题只提供一则材料,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内容展开写作。例如: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5年全国卷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6年全国卷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7年全国卷II)
单则材料作文的写作重点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考生需要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中心论点,并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并结合自身观点进行阐述。
5.2 多则材料作文
多则材料作文是指命题提供两则或多则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议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8年全国卷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9年全国卷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20年全国卷II)
多则材料作文的写作重点在于对材料的整合和分析,考生需要将不同材料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提炼出材料的共同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论证,并结合自身观点进行阐述。
5.3 组合式材料作文
组合式材料作文是指命题将文字材料、图片、数据等不同形式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和议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8年全国卷I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9年全国卷III)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20年全国卷III)
组合式材料作文的写作重点在于对材料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考生需要将不同形式的材料进行整合和分析,提炼出材料的共同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论证,并结合自身观点进行阐述。
总而言之,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多种多样,以期在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考生应根据命题形式的要求,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作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