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学习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听力,作为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常常让许多学习者感到头疼。它不像阅读那样,可以反复琢磨,细细品味;听力材料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就难以捕捉。但这并不意味着听力是不可攻克的难关。实际上,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听力水平的提高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到底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听力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且易于操作的学习策略。
一、基础构建:夯实听力根基
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地基一样,提高听力也需要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语音知识和词汇量。
- 语音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听不懂并不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而是因为不熟悉单词的发音规则。例如,连读、弱读、失爆等语音现象都会影响我们对单词的辨识。因此,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这些语音知识至关重要。可以借助一些语音学习教程,或者多听英语母语人士的讲话,来体会这些语音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此外,练习自己的发音也有助于提高听力,因为当你能正确发出一个单词的音时,你往往更容易在听的时候识别它。
- 词汇量: 这是提升听力不可或缺的一环。词汇量就像盖房子的砖块,没有足够的砖块,就难以建造高楼大厦。词汇量的不足会直接影响你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积累词汇,特别是那些在日常对话中高频出现的词汇。除了死记硬背,更有效的方法是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比如在听力材料中遇到生词,要及时查阅,并尝试理解它在句子中的含义。
二、精听与泛听:相辅相成的训练
听力练习并非一味地追求“量”,更重要的是“质”。因此,在听力训练中,我们需要做到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
精听: 精听是指对听力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 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 选取难度适中的材料,比如英语学习教材的配套听力、或者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播客、新闻报道等。
- 第一次听: 第一次听的时候,不要看原文,尝试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概意思。
- 第二次听: 第二次听的时候,可以一边听一边看原文,尝试找出自己听不出来的地方。
- 分析难点: 分析自己听不出来的原因,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还是因为发音不熟悉,亦或是连读弱读等语音现象导致。
- 反复练习: 对于难点部分,可以反复听,直到完全掌握。
- 模仿练习: 可以尝试模仿听力材料中的发音和语调,这有助于提高语感和听力理解能力。
-
泛听: 泛听是指大量的、不求甚解的听力练习。它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英语环境,让耳朵熟悉英语的节奏和语调。泛听的材料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英语歌曲、电影、电视剧、访谈节目等。泛听的时候,不需要刻意去理解每一个词,只要大概了解意思就可以了。泛听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听一段时间,逐渐培养对英语的语感。
三、主动听力:提升听力策略
听力并非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们还可以主动地运用一些策略,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 预测: 在听一段听力材料之前,可以先根据标题、图片等信息,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这有助于你在听的时候更集中注意力。
- 抓关键词: 听力材料中总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能传递重要的信息。学会抓关键词,可以帮助你快速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
- 语境分析: 很多时候,一些单词或句子的含义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因此,在听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语境分析。
- 做笔记: 听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笔记,记录下重要的信息,这有助于你在听完之后回顾听力内容。
四、利用资源:多渠道辅助学习
如今,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来辅助听力学习。
- 在线听力练习网站: 很多网站都提供免费的听力练习材料,包括各种难度级别的英语听力材料、听力测试等。
- 英语学习APP: 各种英语学习APP,不仅提供听力材料,还提供单词、语法等学习资源。
- 英语播客: 英语播客是非常好的听力练习材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播客。
- 英语电影和电视剧: 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也是非常棒的听力材料,可以在娱乐的同时学习英语。
五、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提高听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只要每天坚持练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听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切记,听力学习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才是关键。
为什么我听得懂书面英语,却听不懂口语?
很多学习者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明明阅读英语文章毫无障碍,但一到听力就抓瞎。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书面英语和口语英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表达方式上,更体现在发音和语速上。了解这些差异,并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效地解决“听得懂书面英语,却听不懂口语”的难题。
一、书面英语与口语英语的差异
- 词汇和语法: 书面英语往往更加正式和严谨,使用较为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而口语英语则更加随意和口语化,经常使用一些省略和缩写,比如“going to”经常缩写为“gonna”,“want to”经常缩写为“wanna”。此外,口语中还会使用一些俚语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这些都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
- 语速和语调: 书面英语是静态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阅读。而口语英语则是动态的,语速会根据说话者的情绪和表达内容而变化。此外,英语口语的语调也十分重要,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比如,同一个句子用升调和降调表达出来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
- 发音现象: 英语口语中存在大量的连读、弱读、失爆等发音现象,这些现象在书面英语中是看不到的。这些发音现象使得口语英语的实际发音和书面形式的发音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比如,“did you”在口语中可能会被连读成“didju”,“of them”可能会弱读成“uv’em”。
- 环境噪音: 在实际的对话场景中,我们还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干扰。比如,周围人说话的声音,车辆的鸣笛声,都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说话内容的理解。
二、如何解决听力障碍
针对书面英语和口语英语的差异,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 加强语音知识学习: 学习英语的连读、弱读、失爆等语音规则,并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让自己熟悉这些发音现象。可以通过一些语音学习教程,或者多听英语母语人士的讲话来学习。
- 积累口语词汇: 除了学习书面英语的词汇,还要积累一些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比如俚语、习语等。可以通过看英语电影、电视剧,或者听英语播客来学习。
- 适应不同的语速和语调: 可以通过听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来适应不同说话者的语速。同时,要注意学习英语的语调,体会不同的语调所表达的含义。
- 进行情景听力练习: 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尽量模拟真实的对话场景,比如,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下听力,这有助于提高在实际场景中的听力理解能力。
- 多与英语母语人士交流: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与英语母语人士交流,这有助于你熟悉真实的口语表达。
三、培养听力习惯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技巧,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也至关重要。
- 坚持每天练习: 听力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坚持每天进行听力练习,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主动听力: 在听的过程中,不要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要主动思考,尝试预测,抓住关键词,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 多运用各种听力资源: 除了传统的听力教材,还可以利用英语播客、新闻、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资源进行听力练习。
- 不要害怕听不懂: 在听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听不懂,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即使听不懂也要坚持听下去,并在听完之后进行回顾和分析。
总而言之,听力学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突破听力障碍,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从理解书面英语到理解口语,需要一个过程,耐心加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攻克听力这座大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