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的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重庆大学的灵魂——校训。很多人可能知道一些大学的校训,但对于具体含义可能不太清楚。作为重大学子,我希望能用我的理解,结合重大的历史和精神,来解读这八个字背后的深意。
首先,耐劳苦。这两个字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它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重大学子的心中。重庆这座城市本身就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重大的建立和发展更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想想抗战时期,重大西迁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弦歌不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是“耐劳苦”最生动的诠释。现在,虽然物质条件好了很多,但是“耐劳苦”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面对学业上的挑战,面对科研上的难题,我们依然要保持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庆多山,上坡下坎是常态,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人生之路,想要到达顶峰,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爬过更多的坡,跨过更多的坎。这“耐劳苦”的背后,是迎难而上的决心,是永不放弃的信念。
接着说,尚俭朴。 俭朴,并非是指生活上的拮据,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取向。 重大一直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这种作风体现在校园的方方面面。 比如,学校食堂的价格一直都很亲民,让同学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营养均衡的膳食。 重大校园内的建筑,也多以实用为主,没有过多的奢华装饰,体现了学校务实的办学理念。 这种“尚俭朴”的作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养成珍惜资源、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 此外,更深层次的“尚俭朴”,是要求我们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然后是,勤学业。这四个字,是学生的天职。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 重大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但是,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勤学业”不仅仅是指课堂上的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自己。 这“勤学业”三个字,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说说,爱国家。这四个字,是校训的灵魂,也是重大人最崇高的使命。 重大从建校之初,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在抗战时期,重大师生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是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重大的主旋律。 我们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家”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我们要关注国家的发展,关心社会的问题,用自己的所学所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八个字,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它是重大的精神支柱,也是重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它不仅 guiding us 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我希望每一位重大学子,都能将这八个字铭记于心,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重大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