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成绩差,家长们难免会担心,但其实不用过分焦虑。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相对简单,而且六年级孩子面临学习方法的改变,这会造成学习吃力。只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就能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
1. 找到成绩差的原因,对症下药
很多家长只看孩子的成绩单,却忽略了孩子具体哪里学习不好。你需要耐心地分析孩子试卷,找到孩子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比如,孩子可能只是某个知识点没听懂,导致其他题目也做不好。找到问题根源后,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 学会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家长可以教导孩子提前预习数学课程。每天晚上或上课前,简单地预习一下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预习时可以边看边用笔做标记,比如,重点内容标“△”,有疑问的地方画“_”,并在旁边写上“?”。预习要集中精力,培养孩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3. 强化基础知识,打好基础
数学考试中,大部分题目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孩子只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能掌握大部分知识。考试前,可以梳理以往学习过的基础知识,针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重点复习。
4. 建立错题集,及时纠错
对于容易做错的题目,可以建立错题集,写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解题过程,进行比较找出错误所在,及时更正,加深理解。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集中精力,保持思维敏捷,以便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5. 规范学习习惯,提高效率
小学数学成绩不好,往往是因为孩子作业没写好。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天职,作业是任务,要认真对待。对于不自觉的孩子,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去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 紧抓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理科学习重在平时积累,不适合突击复习。孩子课堂45分钟要认真听讲,思维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很多孩子容易忽略老师讲解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只重视解题。其实,像“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比解题更重要。
7. 高质量完成作业,提升学习效果
高质量的作业是指孩子做题既要准确又要快。重复练习同一类型题目时,要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在做完后思考题目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规律和技巧等。
8. 勤思考、多提问,主动学习
孩子要理解老师讲解的规律和定理,做到刨根问底。学习任何学科都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尤其理科。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和课本内容有疑问,要及时提出,与老师讨论。思考和提问是解决学习问题的好方法。
9.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喜好,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利用孩子感兴趣的元素作为数学思维的载体,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重要性,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10. 整理错题,避免重复犯错
进入六年级后,孩子会参加各种考试和测试。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将每次考完的试卷保留好,将答题步骤写在空白处或便利贴上。错题卷子就相当于错题本,周末可以翻看之前错过的题目,督促孩子避免重复犯错。
只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相信孩子一定能取得进步,提高数学成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