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的校训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南大人对学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它们不仅仅是写在校门上的标语,更是融入在南大人的血液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前进的方向。
诚朴:立身之本,为学之道
“诚朴”二字,是校训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诚”代表着真诚、坦诚,是对待他人、对待学术应有的态度。南大人推崇真实,反对虚伪,力求在学术研究中追求真理,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
想想,在一个充斥着浮夸和虚假的时代,保持一颗真诚的心是多么难能可贵。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诚”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用真实的成果说话。
“朴”则代表着朴实、质朴。南大人倡导务实低调,反对奢靡浮华。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学术精神。真正的学问往往隐藏在朴素的语言和严谨的论证之中。
试想一下,一个学者如果过于追求名利,沉迷于外在的光环,又怎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做出真正的成果呢?“朴”要求我们回归本真,专注于学术研究本身,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用扎实的知识和辛勤的付出,创造真正的价值。
雄伟:气度格局,时代担当
“雄伟”二字,体现了南大的气度和格局,也表达了南大人应有的时代担当。它不仅仅是指校园建筑的宏伟壮丽,更是指南大人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和敢为人先的豪迈气概。
南大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杰出人物,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家国情怀,正是“雄伟”的最好诠释。
一个真正“雄伟”的人,不应只关注个人的得失,更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他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敢于挑战困难,勇于承担责任,为实现更大的目标而奋斗。
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南大人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励学:勤奋刻苦,孜孜不倦
“励学”二字,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南大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励”有勉励、激励之意,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掌握扎实的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南大鼓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不能骄傲自满,停滞不前。要始终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敦行: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敦行”二字,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南大人知行合一的理念。“敦”有厚实、踏实之意,“行”则指行动、实践。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南大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南大将“敦行”作为校训的一部分,体现了对这一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大校训的时代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南京大学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对南大历史的总结和传承,更是对南大人未来的期许和指引。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需要始终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需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我们需要勤奋刻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我们需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八个字,将永远激励着南大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它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南大人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每一个南大学子都能将这八字校训铭记于心,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南大人。
评论